泸深在线
暑假来临,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一些科室迎来就诊高峰。近视度数飙升、脊柱弯成“S”形、肥胖引发性早熟、抑郁焦虑情绪蔓延……
记者深入眼科、骨科、内分泌科和精神心理科调研发现,这些看似各不相干的疾病背后,竟藏着同一个“元凶”——运动不足。
骨科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刘星展示脊柱侧弯模型
“每天看近80个号,有20多个是看脊柱的。”骨科主任医师刘星痛心地展示了一张X光片:一名14岁女孩脊柱侧弯达60度,已错过保守治疗时机,正准备做手术。
刘星表示,脊柱侧弯患儿多伴随坐姿歪斜、长期蜷缩玩手机、不爱动等不良习惯,在发展成脊柱侧弯之前的体态问题阶段,可以通过加强运动来有效预防。
眼科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勍接诊小患者
连续几年数据显示,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50%。眼科主任医师刘勍介绍:“以前学龄前近视罕见,如今不少幼儿园孩子已经开始戴眼镜。”
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的同时,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。刘勍说,结合当前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方式来判断,缺乏户外活动、眼睛缺少阳光刺激产生的神经递质是导致近视的主因。
内分泌科
因生长发育问题而呈现的疾病更多样化——肥胖、性早熟、生长迟缓、儿童2型糖尿病……
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朱高慧说,除了由遗传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情况外,这些疾病通常是“吃多动少”引发的系列反应——肥胖导致性早熟;
缺少运动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泸深在线,从而导致身高增长缓慢;肥胖儿童常合并多种代谢异常问题,大幅增加了2型糖尿病风险。
但现实挑战在于,肥胖儿童运动时心肺和关节负担较重,常常因此陷入“越胖越不愿动、不敢动”的恶性循环。
精神心理科
据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魏华介绍,暑期接诊的大多数患儿是因为学习问题而来,这些孩子通常伴随运动不足的情况。
“运动不足跟、特定学习障碍、抑郁焦虑障碍等疾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。”魏华说,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特定学习障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可能会合并运动功能障碍;而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跟运动不足有间接关系,情绪问题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精力不济、回避社交。以上两种类型患儿因运动功能障碍或神经递质失调,往往更加不愿参与运动。
小学生在打篮球
用“运动处方”书写健康未来
专家指出,只要抓住关键干预点,与运动不足相关的儿童健康危机可以逆转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四大科室联合开出了一份“运动处方”。
首先是提倡户外运动,让阳光融入身体与心理健康建设,每天运动1至2小时为宜。
运动类型应尽量多样,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,有助于提高干预效果。
如脊柱侧弯适合拉伸类的运动;
近视适合羽毛球、乒乓球等需要不断调节视距的球类运动;
肥胖患儿适合水上运动以减轻关节压力;
患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适合做手眼协调性相关的运动;
有情绪问题的孩子适合从舒缓运动入手。
记者了解到,骨科、内分泌科、心理科等相关科室都联合康复师、运动治疗师针对性解决以上问题,有需求的孩子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定制化运动训练,避免运动损伤。
专家还特别提醒家长,应避免以功利心态强迫孩子参加体育培训、学习运动技能或追求竞技成绩,要灵活安排时间、贴近生活、注重兴趣,让孩子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,并养成终生受益的运动爱好和习惯。
北京在行动
近年来,北京市教委始终立足学生成长规律和实际获得,坚持系统谋划、整体推进、有序落实。从“课间一刻钟”到“体育八条”“美育浸润行动”,再到“身心健康二十条”……北京市连续出台改革政策,下好先手棋、打出组合拳。
今年二月,北京市教委、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》,即北京市中小学“体育八条”正式发布,提出大力推广全员参与、全过程参与的班级联赛,严格落实体育课时要求,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,杜绝“阴阳课表”,杜绝“说教课”和“不出汗”的体育课。
今年五月,北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《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身心健康二十条”),首次对学生身心健康进行一体谋划部署,同步提升学生强健体魄和积极心理品质,是北京市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积极举措,着力夯实教育“基本功”,举全市之力守护学生健康成长。
为贯彻落实“体育八条”和“身心健康二十条”,让学生在暑期体育锻炼不断档,市教委为2025年暑期准备了丰富的体育锻炼资源——涵盖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统测项目专项体能、伙伴式协同锻炼、体能锻炼动作库等共计五类主题、58套组视频动作。
详情请点击链接↓↓↓
各位家长
赶快带着孩子运动起来吧
本期来源:首都教育
戳在看的你,一直都那么美☟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